比特幣現金 BCH:不只是比特幣的「親戚」,它想走一條更寬的路
嗨!聊到加密貨幣,你是不是第一個想到比特幣 (BTC)?當然囉,它是區塊鏈世界的開山鼻祖嘛。但這個世界變化很快,就像一條充滿支流的大河,從主幹分岔出了許多不同的方向。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其中一條重要的支流:比特幣現金,也就是大家常說的 BCH。你可能聽過這個名字,但它究竟是什麼?跟比特幣有什麼關係?對我們一般人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別擔心,我們就來深入淺出地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
BCH 如何誕生:一場關於「擴容」的家庭會議
要理解 BCH,得先回到比特幣的「中年危機」。比特幣的設計非常簡潔有力,但隨著使用者越來越多,它遇到了一個瓶頸:交易速度變慢、手續費變高。你可以想像一下,比特幣就像一條單車道公路,一開始車不多很順暢,但當全球幾百萬輛車都想擠上來時,就塞爆了。
這個瓶頸的核心在於比特幣區塊鏈的「區塊大小」限制,一開始設定是 1MB。意思就是,每個區塊能記錄的交易資訊量有限。這就像那條單車道公路,一次只能容納一定數量的車輛通行。當交易需求遠遠超過這個容量時,就只能排隊,誰出價高(手續費高),誰先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比特幣社群內部出現了激烈的討論,形成了兩派不同的想法:
1. **維持小區塊,在鏈下處理更多交易:** 這派認為應該保持區塊鏈的「精簡」和「安全」,將大部分交易移到所謂的「第二層網路」(Layer 2)去處理,比如閃電網路。你可以想像成在單車道旁邊蓋了高架橋或專用道。
2. **直接擴大區塊大小,讓更多交易直接在鏈上進行:** 這派則認為,既然問題是容量太小,那就直接把路拓寬!把區塊大小變大,一次就能處理更多交易。
兩派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在 2017 年,支持擴大區塊大小的那一派決定「分家」,從原有的比特幣區塊鏈中「分岔」出來,建立了一條新的區塊鏈,這就是比特幣現金 (BCH)。
這種「分家」在區塊鏈世界裡稱為「硬分叉」(Hard Fork)。想像一下一條河流在某處一分為二,形成兩條獨立流淌的河流。硬分叉之後,新的區塊鏈和舊的區塊鏈各自獨立運行,使用不同的規則,並且產生了新的加密貨幣。與之相對的「軟分叉」(Soft Fork)則像是在河流中加裝一個過濾網或改道標誌,並不會產生新的河流,只是對現有河流的規則進行升級改進,且能向前相容。
所以,BCH 的誕生,可以看作是比特幣社群為了解決擴容問題而進行的一場「技術實驗」與「理念分歧」的結果。它一開始就抱持著一個明確的目標:成為更適合日常支付、手續費更低的「點對點數位現金」。

基因相同,道路不同:BCH 與 BTC 的異同比較
既然是從比特幣分岔出來的,BCH 自然跟比特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許多底層基因都是一樣的。但分岔出來後,它們也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你可以看看這個簡單的比較表格:
項目 | 比特幣現金 (BCH) | 比特幣 (BTC) |
---|---|---|
誕生時間 | 2017 年 8 月 | 2009 年 1 月 |
區塊大小 | 主要為 32MB (曾有其他大小的實驗) | 1MB |
擴容理念 | 鏈上擴容 (直接增大區塊) | 鏈下擴容 (Layer 2 方案) |
共識機制 | 工作量證明 (Proof-of-Work, POW) | 工作量證明 (Proof-of-Work, POW) |
核心算法 | 安全雜湊演算法 256 位元 (SHA-256) | 安全雜湊演算法 256 位元 (SHA-256) |
總供應量 | 2,100 萬枚 | 2,100 萬枚 |
減半週期 | 約每四年一次 (與比特幣同步) | 約每四年一次 |
從表格可以看出,BCH 繼承了比特幣的許多核心特性,像是固定的總量、相同的共識機制和算法,以及一樣的減半週期(挖礦獎勵每四年減少一半)。這也讓 BCH 在某種程度上與比特幣共享了類似的價值儲存屬性,雖然市場共識和規模差異巨大。
但最核心的差異就在於「區塊大小」和「擴容理念」。BCH 大幅擴大了區塊大小,就是希望讓更多交易可以直接在主鏈上被快速且便宜地處理。簡單來說,如果比特幣是強調「數位黃金」般的稀缺與安全,那麼 BCH 一開始更強調的是「數位現金」般的流通與實用。
從「數位現金」到「生態實驗場」:BCH 的轉型之旅
BCH 誕生初期,確實吸引了一批看好其支付潛力的人。想像一下,用 BCH 在線上線下購物,交易瞬間確認,手續費低到幾乎無感,這多麼像我們日常使用的現金!也確實有一些商家開始接受 BCH 支付。
然而,加密貨幣世界發展日新月異。許多新的公鏈如以太坊、Solana、Arbitrum 等 L2 方案不斷湧現,它們在速度、手續費,特別是「智能合約」功能上取得了巨大進展。智能合約就像區塊鏈上的自動執行合約,為去中心化應用程式(你可以想像成區塊鏈上的各種 App,比如借貸平台、遊戲、NFT 市場等等)的發展打開了大門。
這讓只有基礎轉帳功能的 BCH 面臨了競爭壓力。如果只能轉帳,那麼市場上已經有很多其他更快、更便宜、更廣泛被接受的選項了。
不過,就像我參與過許多鏈上項目測試的觀察一樣,一個有生命力的區塊鏈生態,必須不斷演進。BCH 的開發團隊近年也開始思考轉型。特別是在 2024 年 5 月的一次重要升級後,BCH 生態發生了 significant 的變化。這次升級引入了名為 **CashTokens** 的功能,並且支援了基礎的智能合約能力。
簡單來說,CashTokens 讓使用者和開發者可以在 BCH 鏈上發行自己的代幣,就像在以太坊上發行 ERC-20 代幣一樣。這聽起來可能沒什麼,但這為 BCH 生態引入了建立去中心化金融(DeFi,你可以想像成區塊鏈上的銀行、交易所等)和 NFT 等複雜應用的可能性。你可以把它想像成,BCH 這條原本只適合單純轉帳的公路,現在開始具備了建造休息站、商店、甚至小型娛樂場所的能力。

為了支持這個轉型,據報導,比特幣現金生態系統基金還宣佈了 2,000 萬美元的投資,專門用於鼓勵開發者在 CashTokens 生態上進行創新。這顯示了社群對未來發展的決心。
雖然進入 2025 年,BCH 生態的總鎖定價值 (TVL,衡量鎖定在鏈上 DeFi 應用中的資產總價值) 雖然有所增長,但相比以太坊這樣的老牌智能合約平台,規模仍然小很多。這條新的「生態實驗場」之路才剛起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市場風雲:BCH 的價格旅程與未來動能
聊完技術和生態,當然要談談大家最關心的錢包問題。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是出了名的劇烈,BCH 也不例外。它的價格走勢很大程度上受到整體加密市場「牛市」和「熊市」週期的影響,就像搭乘雲霄飛車一樣,經歷過令人興奮的高峰,也經歷過讓人心驚膽跳的低谷。
回顧過去幾年,特別是進入 2024 年後,加密市場的氛圍隨著一些重大事件和趨勢而改變。比如說,比特幣在 2024 年底到 2025 年初屢次創下歷史新高,這股強勁的牛市氛圍,自然也為包括 BCH 在內的其他加密資產帶來了上漲動能。儘管 2025 年全球經濟數據,比如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顯示出不同地區的復甦步調不一,但充裕的市場流動性與對部分數位資產的需求,似乎仍在推動這個板塊。
另一個影響 BCH 價格的重要事件是發生在 2024 年 4 月的「減半」。就像比特幣一樣,BCH 的挖礦獎勵每四年會減少一半。這意味著供給端的新幣流入速度變慢了。從經濟學角度看,如果需求不變甚至增長,供給減少理論上有利於價格上漲。雖然減半的影響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顯現,但這在市場上常被視為一個潛在的利好催化劑。
從投資角度看,相較於已經漲到「天價」的比特幣,目前 BCH 的單價相對較低。這對於資金量不大的小型投資者來說,門檻似乎更低,更容易參與。而且,如果認為 BCH 的生態轉型能夠成功,或者整個加密市場牛市能夠持續並外溢到 BCH,那麼它確實存在一定的潛在機會。
如何與 BCH 互動:不只是看看而已
如果你對 BCH 感興趣,想進一步「參與」,有哪些方式呢?
1. **透過加密貨幣交易所購買:** 這是最直接的方式,在許多知名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上,你都可以用法幣(如台幣)或其他的加密貨幣直接購買 BCH。購買後,你可以選擇放在交易所的錢包裡,或者提領到自己的個人錢包,這取決於你的目的(短期交易還是長期持有)。
2. **參與挖礦 (較複雜):** BCH 沿用工作量證明機制,理論上可以透過挖礦獲得。但目前個人挖礦需要投入大量的硬體(ASIC 礦機)和電力成本,門檻非常高,通常只適合專業礦工或參與礦池。
3. **差價合約 (CFD) 交易:** 對於希望靈活操作、不實際持有幣種的投資者,差價合約 (CFD) 是一種選項。CFD 是一種金融衍生品,你交易的是資產價格的漲跌,而不是實際擁有資產本身。許多交易平台都提供 BCH 的差價合約服務。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可以進行雙向交易(價格上漲下跌都有機會獲利),而且通常可以利用槓桿,用較小的資金控制較大的部位。例如我在操作差價合約時,就曾使用過 Moneta Markets 億匯 的平台。他們的介面對於執行買賣單、設定停損停利等交易操作來說,算是相當直觀且順暢的。
投資 BCH 的兩面刃:機會與風險並存
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加密貨幣尤其如此。投資 BCH 當然也一樣,有機遇,也有挑戰。
**機會點可能在於:**
* **相對較低的入手價格:** 相比比特幣,單價對初學者或小額投資者更友好。
* **潛在的減半效應:** 2024 年的減半為其長期供給面帶來變化,可能影響價格。
* **生態轉型的可能性:** CashTokens 和智能合約的導入,為 BCH 的應用場景打開了新的大門,如果生態能成功發展,可能帶來價值提升。
* **市場牛市的帶動:** 在整體市場情緒高漲時,BCH 作為主流幣種之一,也容易受益。
**風險點則需要特別留意:**
* **極高的價格波動性:** BCH 的價格可能在短時間內經歷大幅漲跌,存在快速虧損的可能性。
* **激烈的市場競爭:** 其他高性能公鏈和 Layer 2 方案不斷發展,BCH 在生態建設上仍面臨巨大競爭壓力。
* **技術和社群風險:** 硬分叉帶來的技術和社群分裂風險始終存在,未來的升級和發展也可能遇到阻礙。
* **監管不確定性:** 進入 2025 年,各國對於加密資產的監管態度持續演變,這也為 BCH 帶來了不確定性,可能的政策變動可能影響其價值和交易。
* **差價合約的槓桿風險:** 如果你選擇差價合約交易,雖然可以放大收益,但槓桿同時也會放大虧損,可能導致快速的本金損失。即使像 Moneta Markets 億匯 這樣操作便捷的平台,槓桿的風險本質是不變的。
給初學者的建議
綜合來看,BCH 是一個有著特殊歷史背景和明確發展目標的加密貨幣。它從比特幣分岔而來,試圖以更大的區塊來實現更流暢的「數位現金」體驗,近年來也積極轉型,擁抱智能合約和生態建設。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剛開始接觸像 BCH 這樣的加密資產時,最重要的不是急著投入資金,而是先花時間理解它的來龍去脈、技術原理,以及它在整個加密世界中的定位。就像我當初學習區塊鏈時,也是從基礎概念開始,一步一步摸索不同鏈的特色和應用。
如果你對 BCH 感興趣,我的建議是:
1. **深入研究:** 閱讀更多關於 BCH 的資料,了解其最新的發展動態,特別是 CashTokens 生態的進展。
2. **謹慎評估風險:** 充分認識加密貨幣的高波動性,以及可能導致本金損失的風險。永遠不要投入超過你承受範圍的資金。
3. **從小額開始:** 如果決定投資,可以先從非常小的金額開始試水溫,熟悉交易流程和市場波動。
4. **尋求專業建議:** 如果對投資決策感到不確定,考慮諮詢獨立的財務顧問。

常見問題
比特幣現金 (BCH) 和比特幣 (BTC) 有什麼關係?
比特幣現金 (BCH) 是在 2017 年從比特幣 (BTC) 的區塊鏈中「硬分叉」出來的一種新的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你可以把它們想像成從同一個源頭分出的兩條不同道路,共享部分歷史和技術基因,但因為在解決區塊鏈擴容問題上採取了不同方案(BCH 選擇直接擴大區塊大小),從此分道揚鑣,獨立發展。
BCH 為什麼要「分叉」出來?
主要是為了應對比特幣日益嚴重的交易速度慢和手續費高問題。隨著使用者增多,比特幣的 1MB 區塊大小限制導致交易擁堵。支持 BCH 的一方認為,應該直接擴大區塊大小來提升鏈上交易處理能力,使其更適合日常支付,但這與比特幣社群中另一部分人的意見不合,最終選擇了硬分叉,創建了區塊大小更大的 BCH 鏈。
BCH 現在的主要用途或目標是什麼?
BCH 一開始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更高效、低費用的「點對點數位現金」,強調支付功能。近年來,隨著市場發展和技術演進,BCH 也開始轉向生態建設,透過引入 CashTokens 和支援基礎智能合約,希望能擴展其應用範圍,支援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DApp) 的開發,不只是單純的支付工具。
投資 BCH 是不是個好主意?
任何加密貨幣投資都具有高風險,BCH 也不例外。它有潛在的機會,比如相對較低的價格、減半效應,以及生態轉型帶來的可能性。但同時也面臨劇烈的價格波動、市場競爭、技術和監管等風險。是否是「好主意」取決於你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以及對其技術和未來發展的判斷。建議在充分研究並理解風險後,再做出決策。
如何在台灣投資 BCH?
最常見的方式是透過支援 BCH 交易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買賣。你可以在這些平台上用台幣或其他加密貨幣購買 BCH。另外,對於有一定交易經驗且想利用槓桿或進行雙向操作的投資者,也可以考慮差價合約 (CFD) 等衍生品交易,許多提供差價合約的平台也涵蓋 BCH 作為交易標的。
結語
比特幣現金 BCH,一個從加密貨幣創始者分岔出來的故事,一個關於擴容和未來道路的選擇。它試圖解決比特幣早期的問題,並在不斷演進的區塊鏈世界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從強調支付到擁抱生態。
就像這條分岔出來的河流一樣,BCH 有著自己的流向和風景。對於我們這些區塊鏈世界的探索者來說,理解 BCH 不僅是了解一種加密資產,更是理解區塊鏈技術如何應對挑戰、社群如何形成分歧、以及一個項目如何嘗試轉型求生的案例。
無論你選擇與 BCH 如何互動(只是了解、持有、或進行交易),都請務必保持好奇心,做好功課,並永遠把風險管理放在第一位。畢竟,在這個充滿機遇也充滿未知的新世界裡,保持清醒和謹慎,才是保護自己錢包最重要的方式。
嗨,我是區塊鏈實驗家 🧪在幣圈待了八年多,期間內參與過 10+ 個鏈上項目測試與社群治理,涵蓋以太坊、Solana、Arbitrum、生態系曾主導 NFT 發行、DeFi 策略模擬、DAO 投票與激勵設計等實驗定期追蹤 L2 發展、鏈上數據分析與代幣經濟模型演進目標是把鏈上機會轉譯成人人都能參與的工具與知識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