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 Blockfolio事件:從掌上明珠到破產風暴的警示錄

從掌上明珠到燙手山芋: Blockfolio 的 FTX 變奏曲

哈囉,各位對金融世界充滿好奇的朋友!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在加密貨幣圈曾經紅極一時,後來卻捲入驚天風暴的名字:Blockfolio。你可能聽過它,或者它的「進化版」—— FTX App (前身就是 Blockfolio)。這不只是一個 App 的故事,更是一堂價值連城的風險課,特別是對我們這些想在鏈上世界尋找機會的人來說。

很多朋友剛接觸幣圈時,第一個下載的 App 可能就是 Blockfolio。為什麼?因為它簡單、直觀,就像是你加密貨幣資產的專屬記帳本,把你在不同交易所、不同錢包裡的幣種價值,通通彙整在一起,一目了然。對於早期玩家來說,這簡直是神器。

但在那之後,故事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折。加密貨幣交易所巨頭 FTX 看上了 Blockfolio龐大的用戶基礎,在 2020 年豪擲 1.5 億美元將其收購。這在當時被視為強強聯手,目標是打造一個集資產追蹤與交易於一身的超級 App。Blockfolio 因此更名為 FTX App,並開始整合 FTX 的交易功能。

視覺隱喻,描繪 Blockfolio 從獨立應用程式演變為 FTX 的一部分,最終捲入其崩潰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個雙贏的局面。Blockfolio 用戶可以直接在熟悉的介面裡進行交易,而 FTX 則獲得了數百萬潛在交易用戶。然而,這也為後來的災難埋下了伏筆。

當記帳本變成交易所:整合帶來的風險

原本的 Blockfolio,主要功能是「讀取」你在其他地方的資產數據(透過 API 或手動輸入),它本身不保管你的加密貨幣。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銀行帳戶的匯總 App,它能顯示你在各家銀行的餘額,但不能直接動用那些錢。

但轉型為 FTX App 後,情況變了。它深度整合了 FTX 交易所的功能。如果你選擇使用這些交易功能,你的資產就可能直接存放在 FTX 平台上。這意味著,你的資產安全,從原本分散在各處,變成了高度依賴 FTX 這家公司的營運狀況和內部風控。

這就好比,你原本只是用一個 App 來看各家銀行的存款,後來這個 App 說:「嘿,把錢都存到我這裡來吧,看跟交易都方便!」一開始可能很方便,但如果這個 App 的母公司出了問題,你的錢就危險了。

不幸的是,後來的發展大家都知道了。FTX 在 2022 年底如多米諾骨牌般垮台,引發了幣圈的滔天巨浪。這場風暴不僅席捲了直接在 FTX.com 交易的用戶,也深深影響了那些因為 Blockfolio 而接觸並使用 FTX App 存放資產的用戶。

FTX 風暴眼中的 Blockfolio 用戶:索賠之路漫漫

FTX 破產後,全球數百萬用戶的資產被凍結,其中就包括許多從 Blockfolio 一路跟隨過來的用戶。追討資產成了一條漫長且複雜的道路。

根據最新的進展(寫這篇文章時已經是 2025 年了),FTX 的破產清算團隊設立了官方的索賠網站 (claims.ftx.com)。受影響的用戶,無論是來自 FTX.com 還是透過整合後的 FTX App (前 Blockfolio),都需要經過一系列繁瑣的步驟來登記自己的債權。

索賠流程概覽:

1. 帳號驗證: 使用你原本在 FTX 或 FTX App 的帳號密碼登入索賠網站,並進行電子郵件驗證。
2. 身份驗證 (KYC): 這是最關鍵也最耗時的一步。你需要透過第三方機構(例如 Kroll)提交詳細的個人資料,包括身份證件、住址證明(例如近期的水電煤帳單)以及人臉生物辨識。這個過程是為了確保索賠人的真實身份,防止欺詐。
3. 餘額確認: 系統會顯示根據 FTX 內部記錄,你在平台倒閉時所擁有的資產餘額。你需要仔細核對。
4. 提交索賠證明: 在確認餘額無誤(或有異議並提出證據)後,需要在 Kroll 的系統上正式提交電子索賠證明,詳細列出你主張的資產種類與數量,包括法幣、加密貨幣、甚至 NFT。
5. 電子簽署: 完成所有資料填寫與確認後,需要進行電子簽署,代表你對所提交資訊的真實性負責。

我必須說,整個流程對於不熟悉法律程序或技術操作的用戶來說,確實是一大挑戰。光是 KYC 這關,就可能因為證件格式、地址證明的時效性等問題卡關。而且,初期索賠網站也出現過不穩定、資料載入錯誤等情況。很多朋友向我反映,在 Kroll 網站上核對資產時,發現預填的加密貨幣清單不完整,需要手動添加,但添加的數量又有限制,真的是困難重重。

描繪用戶在複雜的索賠流程中掙扎的視覺圖像

這也凸顯了中心化平台一旦倒閉,用戶追討資產是多麼被動與艱難。

不僅是用戶,合作名人也深陷泥淖

FTX 的行銷手法一向高調,曾與許多體育界、娛樂界的名人簽訂代言合約。這些名人利用自身影響力為 FTX 站台,吸引了大量粉絲和投資者。然而,在 FTX 垮台後,他們也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

不少投資者提起集體訴訟,指控這些名人未能充分揭露合作關係的性質,甚至有誤導投資者之嫌,讓他們基於對名人的信任而將資金投入 FTX,最終蒙受損失。

最近就有幾起和解案例,例如美式足球明星 Trevor Lawrence,以及幾位知名的財經 Youtuber 如 Tom Nash 和 Kevin Paffrath,都已經與原告方達成了和解,儘管具體的和解條款並未公開。但這也顯示了,即使是看似光鮮亮麗的代言合作,背後也可能隱藏著法律責任。其他像 Tom Brady、Gisele Bündchen、Shaquille O’Neal 等大咖明星,相關的訴訟仍在進行中。

這對我們一般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警示:不要僅僅因為名人代言就輕信任何投資平台或產品。務必進行獨立的盡職調查。

FTX Blockfolio 事件的核心教訓與今日啟示

來到 2025 年,儘管全球經濟在經歷了先前例如川普政府關稅政策調整帶來的波動後,主要經濟體的 PMI 指數顯示景氣似乎略有回溫跡象,但加密貨幣市場依然受到過去如 FTX 事件深遠的影響。FTX Blockfolio 的故事,給了我們幾個寶貴的教訓:

1. 便利性與風險的權衡: 將資產追蹤與交易整合在單一平台確實方便,但也將風險高度集中。用戶需要理解,當你把資產存入中心化平台時,你實際上是將資產的託管權交了出去。
2. 「不是你的私鑰,不是你的幣」: 這句幣圈老話在 FTX 事件中再次得到驗證。如果你的加密貨幣是存放在交易所的帳戶裡,而不是在你個人掌控私鑰的錢包(例如硬體錢包或某些去中心化錢包),那麼在極端情況下,你可能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資產。
3. 中心化機構的透明度與監管: FTX 的崩潰暴露了其內部治理、風險管理和財務透明度的嚴重問題。這也促使全球監管機構加強對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監管力道。選擇平台時,其合規性、營運透明度和用戶資產保護措施變得更加重要。
4. 盡職調查的重要性: 無論是選擇交易平台、投資項目,還是看待名人代言,獨立思考和深入研究永遠是保護自己的不二法門。

象徵著從 FTX Blockfolio 事件中學到的教訓和加密領域的未來展望

以我多年的鏈上實驗經驗來看,去中心化的理念之所以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避免類似 FTX 這樣的單點故障風險。當然,去中心化世界也有其自身的挑戰,例如操作複雜性、智能合約風險等,但至少資產的掌控權更傾向於用戶自身。

對於剛入門的朋友,我的建議是:

* 從小額開始: 不要一開始就投入無法承受損失的資金。
* 學習基礎知識: 了解公鑰、私鑰、錢包、交易所的基本運作原理。
* 分散風險: 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無論是平台還是幣種。
* 選擇信譽良好、受監管的平台: 如果需要使用中心化交易所,優先考慮那些歷史悠久、透明度高、有合規牌照的平台。當然,有些朋友可能會選擇像 Moneta Markets 億匯 這樣的平台,透過差價合約來參與市場波動,這也是一種接觸市場的方式,其交易介面和執行效率在我看來是相當不錯的。但要記得,差價合約交易本身也有槓桿風險,需要謹慎評估。

Blockfolio 演變歷程簡表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 Blockfolio 的轉變,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

階段 名稱 核心功能 資產託管 主要風險
早期 Blockfolio 加密貨幣資產追蹤與管理 (記帳) 主要不託管用戶資產 (讀取數據為主) 數據連接穩定性、資訊安全
收購後 FTX App (前 Blockfolio) 資產追蹤 + 整合 FTX 交易功能 若使用交易功能,資產存放於 FTX 平台 FTX 平台營運風險、中心化託管風險 (最終爆發)
FTX 破產後 N/A (平台已停運) 無,用戶需透過索賠流程追討資產 資產被凍結於破產程序中 資產追討困難、索賠流程複雜、最終回收比例未知

常見問題解答 (FAQ)

問:Blockfolio 和 FTX 有什麼關係?

答:Blockfolio 原本是一個獨立的加密貨幣資產追蹤應用程式。在 2020 年被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收購,後來更名為 FTX App,並整合了 FTX 的交易功能。因此,FTX 的破產直接影響了使用整合後 App 並將資產存放在 FTX 平台的用戶。

問:我以前用 Blockfolio 追蹤資產,我的錢會不見嗎?

答:這取決於你如何使用它。如果你僅僅使用 Blockfolio 的原始功能來「追蹤」你存放在其他交易所個人錢包(你有私鑰)中的資產,那麼你的主要資產應該不受 FTX 破產的直接影響(當然,市場價格波動是另一回事)。但如果你在它變成 FTX App 後,使用了它的交易功能,並將加密貨幣或資金直接存入了該 App 關聯的 FTX 帳戶中,那麼這些資產就受到了 FTX 破產事件的影響,需要參與索賠流程。

問:FTX 破產了,Blockfolio 用戶的錢還拿得回來嗎?

答: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目前 FTX 正在進行破產清算程序,包括拍賣其持有的資產(例如大量的 Solana, 比特幣, 以太坊等)來籌集資金。理論上,這些資金將用於償還債權人,包括受影響的用戶。但是,清算過程非常複雜,需要時間,且 FTX 的負債可能遠大於其資產。最終用戶能拿回多少比例的資產,以及何時能拿到,都還是未知數。參與索賠是追討權益的必要步驟,但不能保證全額返還。

問:現在還有類似 Blockfolio 的 App 可以用嗎?

答:是的,市場上仍然有許多資產追蹤 App,例如 CoinStats, Delta, Zerion 等。選擇時,建議注意其功能(是否僅追蹤或整合交易)、用戶評價、隱私政策以及是否需要連接交易所 API 或錢包地址。重點是理解你使用的工具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它是否會涉及你的資產託管。

結語:歷史的教訓,前行的基石

Blockfolio 從一個備受喜愛的工具,到成為 FTX 帝國的一部分,再到隨之捲入破產風暴,它的經歷宛如加密貨幣世界大起大落的縮影。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科技和金融的結合充滿了機遇,但也伴隨著前所未見的風險。

對於我們這些在區塊鏈世界探索的人來說,無論是參與 DeFi 項目、NFT 實驗,還是進行交易,保持警惕、持續學習、理解風險,永遠是保護自己的最佳策略。FTX 和 Blockfolio 的故事雖然令人扼腕,但也成為了整個行業發展的重要教訓,推動著產業朝向更透明、更安全、更去中心化的方向演進。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各位初學者朋友更深入地理解這段歷史,並在未來的投資路上走得更穩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