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擴展性的新篇章:Polygon 的 zkEVM 轉型與後 POS 時代的藍圖
嗨!身為區塊鏈世界的觀察者,我一直對如何解決以太坊令人頭痛的「塞車」問題(也就是擴展性)深感興趣。Layer 2 技術就像是為以太坊這條高速公路修建的匝道或高架橋,旨在讓更多車輛(交易)能快速順暢地通過。Polygon 長期以來都是這場擴展性競賽中的重要玩家,其推出的 Polygon zkEVM 更是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殺手級」技術。但最近的發展,卻讓我看到了這場技術競賽中,意想不到的轉折。
你可能聽過 zkEVM,它被譽為是零知識證明技術與以太坊虛擬機(EVM)的完美結合,理論上既能繼承以太坊的安全性,又能實現驚人的交易速度和超低的成本。這聽起來是不是很棒?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曾經的明星技術:Polygon zkEVM 的理想與現實碰撞
要理解 Polygon 現在的策略轉變,得先回顧一下 Polygon zkEVM 的故事。回想 2021 年,Polygon 以一筆不小的數字——據說高達 2.5 億美元——收購了 Hermez 團隊,並將其重塑為 Polygon zkEVM。當時,市場普遍認為這是 Polygon 在 Layer 2 領域投下的一顆震撼彈,預示著 zkEVM 這種技術將是未來擴展性的主流方向。
這項技術的願景是宏大的:讓開發者幾乎不需要修改程式碼,就能把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無縫遷移到 Polygon zkEVM 上,同時享受到零知識匯總帶來的擴展性紅利——更高的 TPS、更低的燃氣費。這對於希望降低營運成本、提升使用者體驗的 dApps 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什麼是 zkEVM?為何它曾被寄予厚望?
簡單來說,zkEVM 是 zk-rollup 技術和 EVM 的結合。zk-rollup 就像一個高效的記帳員,它把大量交易打包在一起,並使用零知識證明來向以太坊主鏈證明「這些打包的交易都是真實有效的」,而無需主鏈重新驗證每一筆交易的細節。這樣一來,主鏈的負擔就大大減輕了。
而 EVM(以太坊虛擬機)則是讓以太坊之所以是以太坊的關鍵,它是執行智能合約的環境。zkEVM 的目標就是要做到「EVM 等效性」,甚至「EVM 相容性」,讓以太坊上的程式碼能在 zkEVM 上順利運行。這種相容性對於吸引以太坊現有的開發者和應用生態至關重要。
所以,zkEVM 被寄予厚望的原因就在於:它承諾在不犧牲安全性的前提下,以一種對現有生態最友好的方式,解決以太坊最核心的擴展性問題。這就像是在說,我們找到了一種方法,既能讓城市的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翻倍,又不需要你換車,甚至不需要重新學習怎麼開車。
燒錢的實驗?zkEVM 的營運現況與收購代價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儘管技術上具有潛力,但 Polygon zkEVM 自推出後,使用者增長的速度並不如預期。相比於其他 Layer 2 解決方案,它的市場採用率顯得較為緩慢。
更令人擔憂的是其營運狀況。根據我看到的資料,Polygon zkEVM 目前每年正面臨超過 100 萬美元的營運虧損。這對於一個寄望能帶來規模化效益的擴展方案來說,無疑是一個警訊。回想當初為了擁有這項技術而付出的 2.5 億美元收購成本,這些數字共同描繪出了一個燒錢、且商業效益尚未顯現的尷尬局面。
技術創新本身是值得讚賞的,零知識證明領域的探索對於整個區塊鏈產業至關重要。Polygon zkEVM 無疑是這一領域的先行者之一。但市場競爭、技術實現的複雜性、以及使用者實際的遷移意願,都遠比白皮書上的理論要複雜得多。這讓我不禁思考:在快速變化的區塊鏈世界,再好的技術,如果無法快速規模化應用並找到可持續的經濟模型,也可能面臨被邊緣化的風險。
一個出乎意料的轉折:Polygon zkEVM 將逐步退場?
這場關於 Polygon zkEVM 現實挑戰的討論,最近因為一份研究報告而達到了新的高潮。報告指出,Polygon 內部計劃在 2026 年前,逐步淘汰目前的 Polygon zkEVM 專案。老實說,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時,是有些震驚的。
研究報告揭示的驚人訊息:2026 退場計畫
這份由內部研究人員洩露或揭露的訊息,直接點出了 Polygon 對現有 zkEVM 專案的評估結果。儘管官方可能還未公開宣布「淘汰」這樣字眼,但「逐步減少支援」、「資源轉移」等措辭,都指向了一個事實:Polygon 的核心戰略將不再是把資源大量投入到這個特定版本的 zkEVM 上。這無疑是對市場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尤其是對於那些看好或已經部署在 Polygon zkEVM 上的項目來說。
這種大規模的戰略調整,在區塊鏈領域雖然不算絕無僅有,但也非常罕見,特別是涉及到一個曾經是「明日之星」且投入巨大的專案。這讓我更想深入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 Polygon 做出如此艱難的決定?
退場的原因猜測:技術選擇?還是市場不買單?
綜合各方面資訊,我認為導致 Polygon zkEVM 可能面臨退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技術實現的挑戰與限制: 雖然 Polygon zkEVM 實現了不錯的 EVM 相容性,但可能在特定的技術選擇上,例如未採用以太坊 Dencun 升級後引入的 blobs 技術來降低數據發布成本,導致其經濟模型或效能未能達到最佳。 Layer 2 技術演進速度飛快,新的技術路線和優化方案層出不窮,也許 Polygon 發現有比現有 zkEVM 架構更優、更適合未來發展的方向。
- 市場競爭的白熱化: zkEVM 賽道非常擁擠,除了 Polygon,還有 Scroll、Linea、zkSync 等眾多玩家,而且各有其獨特的技術實現路徑和生態發展策略。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Polygon zkEVM 未能迅速建立起壓倒性的優勢和網路效應。
- 使用者採用率與商業效益: 前面提到的使用者增長緩慢和營運虧損是直接的商業訊號。區塊鏈技術最終需要服務真實的使用者和應用,如果一個技術方案無法快速吸引開發者和終端使用者,其長期價值就會受到質疑。
- 更宏大的戰略願景: 也許 Polygon 意識到,單獨一個 zkEVM 解決方案並不足以支撐其未來構建「區塊鏈互聯網」的願景,需要將資源集中到更具全局性、更具互操作性的基礎架構上。這也引出了 Polygon 的新戰略重心。
這項決定讓我再次體會到,區塊鏈領域的技術和市場變動是如此之快,即使是領先者,也需要不斷評估和調整自己的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Polygon 的「後 zkEVM 時代」新藍圖:POS 強化與 Agglayer 互聯網
既然 Polygon zkEVM 可能即將謝幕,那麼 Polygon 的未來核心是什麼?根據 Polygon Foundation 首席執行官 Sandeep Nailwal 的聲明,答案非常明確:強化現有的 Polygon POS 鏈,並全力推進全新的 Agglayer 技術。
再造 POS 榮光:Gigagas 路線圖的效能野心
你或許知道,Polygon POS 鏈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以太坊側鏈之一,擁有龐大的使用者基礎和應用生態。儘管它採用權益證明(POS)共識,與 zk-rollup 在擴展機制上有所不同,但其成熟的生態和相對較低的費用,一直吸引著大量的使用者和開發者。
Sandeep 強調,Polygon 將把重心放在 Polygon POS 的重大升級上,這項計劃被命名為 Gigagas 路線圖。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快很給力」,而它的目標確實非常激進:
- 大幅提升 TPS: 目標將 Polygon POS 的每秒交易量(TPS)提升至驚人的 100K+,這將是目前許多公鏈難以企及的水平。
- 實現更低的重組次數與更快的最終性: 通過技術優化,減少鏈上數據重組的可能性(目標零重組),並將交易最終確認的時間大幅縮短至僅需 1 秒。這對於需要快速結算的應用(如支付、遊戲)至關重要。
- 聚焦穩定幣及現實世界資產(RWA): Polygon POS 的未來將更加注重支持主流金融應用。這意味著會優化其基礎設施,使其更適合大型機構發行和管理穩定幣,以及將現實世界的資產(如房地產、股票)代幣化上鏈。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也是區塊鏈走向主流的關鍵一步。
我個人認為,將資源重新聚焦於已經擁有龐大使用者基礎的 Polygon POS 鏈,並進行徹底的效能革新,是一個務實且充滿潛力的選擇。這不僅能鞏固 Polygon 在現有市場的地位,更能通過支援 RWA 和穩定幣,直接對接傳統金融和主流應用,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Agglayer:打造無需信任的區塊鏈互聯網
如果說強化 POS 是在現有基礎上做深做強,那麼 Agglayer 則是 Polygon 面向未來、構建更廣闊生態的關鍵一環。Agglayer 就像一個「聚合器」,它旨在連接 Polygon 生態系統內的各種鏈(包括升級後的 POS 鏈、未來的 ZK 鏈,甚至可能是其他獨立的鏈),讓它們之間能夠實現無需信任、無縫的價值和資訊轉移。
想像一下,你不再需要複雜且有時風險較高的跨鏈橋,就能在不同的 Polygon 鏈之間快速安全地移動你的資產或互動應用。這就是 Agglayer 試圖實現的目標——構建一個流動性共享、使用者體驗統一的「區塊鏈互聯網」。這項技術的 V0.3 版本預計近期就會啟動,這顯示 Polygon 對其寄予厚望並在快速推進。
我認為 Agglayer 是 Polygon 新戰略中最具想像力的部分。它從單純的「擴展以太坊」轉變為「構建一個由多條高性能鏈組成的、互聯互通的生態系統」。這需要極高的技術整合能力和生態協調能力,但如果成功,將使 Polygon 從一個單純的 Layer 2 提供者,晉升為一個多鏈宇宙的核心協調者。
對於關注 Polygon 戰略轉型、思考這對其代幣或相關生態有何投資意義的朋友們,尋找一個可靠的平台來獲取即時市場資訊或進行潛在操作就很重要。例如,像Moneta Markets 億匯這樣的平台,提供多樣化的交易工具和資源,或許能幫助你更好地追蹤 Polygon (POL) 或其他加密資產的市場動態,並做出符合自身研究的決策。當然,任何投資都有風險,DYOR(Do Your Own Research)永遠是第一步。
財務底氣與市場信號:Polygon 轉型的雙重支持
任何重大的戰略轉型都需要強大的後盾,特別是在「淘汰」一個投入巨大的專案時。Polygon 能夠做出這樣的決策並規劃新的方向,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其健康的財務狀況。
手握數億美元現金:轉型期的堅實後盾
根據 Polygon 的數據,他們目前擁有雄厚的財政部,儲備著數億美元的現金。這筆錢不僅來自於早期融資和生態發展基金,也反映了 Polygon 在過去幾年積累的實力。這意味著即使像 zkEVM 專案這樣投入巨大但商業回報不明顯的嘗試「失敗」,Polygon 仍然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持新的戰略方向,去繼續投入研發、生態建設和市場推廣。這是一個公司或組織能夠承受試錯成本、並持續創新的關鍵。
對我來說,知道 Polygon 並非捉襟見肘,而是擁有足夠的「彈藥」來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這讓人對其轉型的可行性更有信心。這不是一個瀕臨破產的項目在掙扎求生,而是一個有實力、有規劃的玩家在調整其戰略地圖。
SEC 烏雲散去:市場做市商的回歸訊號
回顧過去一段時間,Polygon 的原生代幣 MATIC(現正向 POL 升級)曾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顯著的就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部分加密資產是否屬於證券的審查。這種監管的不確定性,讓許多大型機構投資者和做市商選擇觀望或撤離。
然而,隨著一些相關調查的逐步明朗,以及 MATIC 向 POL 代幣升級的技術進展,市場似乎發出了積極的信號。有消息顯示,大型做市商正因法規環境的相對清晰以及技術升級帶來的潛在機遇而重新回到 Polygon 的市場。做市商的存在對於市場的流動性和價格發現至關重要,他們的歸來往往被視為機構資金開始重新關注並參與的標誌。
我認為,這種市場信號與 Polygon 內部的戰略調整是相互呼應的。一個清晰的法規環境和一個具備清晰發展藍圖(儘管有調整)的項目,更能吸引主流金融機構的目光。這為 Polygon 在新的賽道上發力提供了外部的有利條件。
零知識研究的長期承諾:去中心化與 Polygon Zisk
儘管 Polygon zkEVM 項目可能面臨退場,但這並不代表 Polygon 放棄了對零知識(ZK)技術的探索和投入。恰恰相反,Polygon 始終堅信 ZK 技術是實現區塊鏈大規模擴展性的長期關鍵基石。
Polygon 計劃以一種更中立、更去中心化的方式來貢獻和推進零知識研究。這包括持續支持底層 ZK 技術的研發,並將其應用於更廣泛的場景,而不僅限於某一個特定的 zkEVM 鏈。為此,他們甚至推出了新的項目,如由 Jordi Baylina 領導的 Polygon Zisk。這個項目的目標是將 ZK 研究和開發推向一個新的階段,並使其成果能夠惠及整個區塊鏈生態。
對我而言,這顯示了 Polygon 在技術路線上的成熟。他們能夠承認一個具體專案可能未達預期,但同時堅持對其核心技術方向的信念。這種將研究與具體產品線分離的做法,或許能讓 ZK 技術的發展更加純粹和基礎性,為 Polygon 未來可能的多鏈架構提供堅實的技術底座。
小結:Polygon 的下一步棋?挑戰與機遇並存
總結一下,Polygon 正在經歷一場意義深遠的戰略重塑。告別未能實現預期目標的 Polygon zkEVM 項目,並將資源集中於強化 Polygon POS 和發展 Agglayer,這是一個既需要勇氣也充滿挑戰的決定。
從我的視角來看,這場轉型反映了幾個重要的產業趨勢:
- Layer 2 競爭的殘酷: 單一技術路線的成功並非易事,市場對高性能、低成本、高相容性的擴展方案需求永無止境,且技術和商業模式都在快速迭代。
- 多鏈宇宙的必然: 未來的區塊鏈世界不太可能是「一個區塊鏈打天下」,而是由多條具有不同特點的鏈組成的生態系統。如何讓這些鏈之間高效、安全地互通,Agglayer 這樣的技術至關重要。
- 擁抱現實世界的方向: 將重心放在 RWA 和穩定幣應用,顯示 Polygon 正積極尋找區塊鏈技術與主流經濟融合的突破口,這也是驅動下一波大規模採用的關鍵動力。
Polygon 擁有充足的資金儲備,有經驗的團隊,以及因法規清晰和技術升級而有所提振的市場情緒,這些都是其執行新策略的優勢。然而,如何成功轉型,如何讓龐大的生態系統適應新的方向,如何確保 Agglayer 能夠順利落地並被廣泛採用,如何重新激發 Polygon POS 的成長活力,這些都是 Polygon 需要面對的挑戰。
我會密切關注 Polygon 的下一步發展,特別是 Gigagas 路線圖的進展和 Agglayer V0.3 啟動後的表現。Polygon 能否在後 zkEVM 時代,憑藉強化後的 POS 和創新性的 Agglayer,重新找回其在擴展性領域的領先地位,並構建一個更強大、更具吸引力的多鏈生態?這場戰役才剛剛進入最精彩的階段。
Polygon 戰略轉型對比一覽
戰略重點 | 舊方向 (zkEVM) | 新方向 (POS & Agglayer) |
---|---|---|
核心技術 | 零知識匯總 (ZK-rollup) 結合 EVM | 權益證明 (POS) 鏈強化 & 無需信任跨鏈互聯 (Agglayer) |
主要目標 | 成為以太坊首選 zkEVM 擴展方案 | 極致提升 POS 效能,構建互聯互通的多鏈生態 |
目前狀態 (截至資料時間點) | 使用者增長緩慢,營運虧損 (> $1M/年) | POS 成熟生態,Agglayer V0.3 即將啟動 |
未來計劃 | 逐步淘汰 (計劃 2026 前) | POS Gigagas 路線圖 (100K+ TPS, 1s Finality), Agglayer 推廣應用 |
市場定位 | zkEVM 賽道競爭者 | 高性能單鏈 (POS) & 多鏈生態聚合者 (Agglayer) |
重點應用方向 | 通用 dApp 遷移 | Stablecoin, RWA (現實世界資產) |
讀者最想知道的問題 FAQ
Polygon 為什麼要逐步淘汰 zkEVM?這代表 ZK 技術不行了嗎?
根據分析,Polygon 逐步淘汰目前的 Polygon zkEVM 項目,主要可能基於幾點原因:該項目在市場上使用者增長不如預期、面臨營運虧損,以及可能在技術實現上(如未採用 blobs)未能達到最佳效益或不符最新的戰略方向。這不代表零知識(ZK)技術本身不行。Polygon 依然堅信 ZK 技術是未來擴展性的關鍵,並會以更中立、去中心化的方式繼續投入 ZK 研究,並應用於 Agglayer 等新框架中。淘汰的是這個特定的 zkEVM 產品線,而不是 ZK 技術。
Polygon 未來的新核心戰略是什麼?
Polygon 的未來戰略重心將轉向兩大支柱:強化現有的 Polygon POS 鏈和發展全新的 Agglayer 技術。強化 POS 旨在通過 Gigagas 路線圖大幅提升其效能,使其能處理更高的 TPS、提供更快的交易最終性,並重點支持穩定幣和 RWA(現實世界資產)應用。Agglayer 則是一個聚合層,目標是連接不同的鏈,實現無需信任、順暢的跨鏈互通,構建一個「區塊鏈互聯網」。
Agglayer 是什麼?它對 Polygon 的生態有什麼影響?
Agglayer 是一個旨在連接 Polygon 生態系統內不同鏈(如升級後的 POS 鏈、未來的 ZK 鏈等)的技術層。它的核心目標是讓這些鏈之間的資產和資訊能夠無需依賴傳統的跨鏈橋,實現更安全、更快速、更無縫的互通。如果成功,Agglayer 將能整合 Polygon 多條鏈的流動性,改善使用者體驗,並將 Polygon 從一個單純的 Layer 2 提供者轉變為一個能夠協調多鏈互動的生態系統構建者。
Polygon 的財務狀況如何?是否支持這次戰略轉型?
根據資料顯示,Polygon 擁有健康的財政部,並儲備著數億美元的現金。這為其進行重大的戰略調整和長期的技術投入提供了堅實的財務基礎。即使像 zkEVM 項目這樣投入巨大的嘗試未能完全成功,Polygon 仍然有足夠的「彈藥」來支持其在 POS 強化和 Agglayer 方面的研發和生態建設,證明其具備承受試錯成本和持續創新的能力。
Polygon 代幣 MATIC(或未來的 POL)的價格會受到這次戰略調整的影響嗎?
任何重大的戰略調整都可能影響市場對項目未來前景的預期,進而影響其代幣價格。逐步淘汰特定 zkEVM 項目可能會引發一些擔憂,但將戰略重心轉向高性能 POS 和創新性的 Agglayer,如果這些新方向能夠成功落地並吸引大量使用者和應用,則可能為 POL 代幣帶來新的價值支撐。此外,SEC 監管態度的明朗化和大型做市商的回歸也可能對市場情緒產生正面影響。投資者需要綜合評估新戰略的潛在成功率、市場接受度以及宏觀市場環境等因素。
嗨,我是區塊鏈實驗家 🧪在幣圈待了八年多,期間內參與過 10+ 個鏈上項目測試與社群治理,涵蓋以太坊、Solana、Arbitrum、生態系曾主導 NFT 發行、DeFi 策略模擬、DAO 投票與激勵設計等實驗定期追蹤 L2 發展、鏈上數據分析與代幣經濟模型演進目標是把鏈上機會轉譯成人人都能參與的工具與知識歡迎討論!